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新能源汽车排气系统,以及新能源有没有排气管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。
新能源汽车没有排气量,这是它与传统燃油汽车最显著的区别之一。虽然纯电动汽车没有排气量,但它们的功率可以用来描述其性能。为了便于理解,人们通常将纯电动汽车的功率换算成相对的排量。新能源电动汽车主要由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、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以及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组成。
新能源汽车有排气量。因为新能源车的发展(纯电动汽车),这两个词有着明显的区别了。纯电动汽车没有排气量,只有功率但现在说功率人家都不太懂,所以就把纯电动车的功率换算成相对排量好让大家更明白。
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不同于普通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。普通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不能用外部电源给动力电池充电,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以用外部电源给动力电池充电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较长,燃油经济性较好,排气量较低。
【太平洋汽车网】首先,燃油汽车的技术是比较成熟的,续航里程也并没有限制,反正现在加油站随处可见,但是缺点在于保养的成本高,还限行。而新能源汽车有着不限行,免交购置税,用电成本低,维修保养成本低等优点,而它的缺点是续航里程短,充电站稀缺,充电速度慢,电池置换成本高。
新能源汽车上的高压部件有动力电池、驱动电机与电机控制器MCU、高压配电盒(PDU)、车载充电器OBC、DC/DC等。动力电池 与传统的燃油车不同,新能源电动车的整车动力来源是动力电池,而不是发动机。
新能源汽车配件主要包括: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系统、充电设备、制动系统、排气系统以及车身零部件等。电池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,是关键组成部分。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、镍氢电池等。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、长寿命和环保特性,被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。
【太平洋汽车网】电力驱动系统:包括电子控制器、功率转换器、电动机、机械传动装置和车轮;电源系统:包括电源、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机;辅助系统:辅助动力源、动力转向系统、导航系统、空调器、照明及除霜装置、刮水器和收音机。
【太平洋汽车网】新能源车由电力驱动系统、电源系统和辅助系统等三部分组成。电力驱动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器、功率转换器、电动机、机械传动装置和车轮。电源系统包括电源、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机。辅助系统包括辅助动力源、动力转向系统、导航系统、空调器、照明及除霜装置、刮水器和收音机等。
1、【太平洋汽车网】发动机舱里一般包括发动机、空气滤清器、电瓶、发动机排气系统、进气系统、空调系统、冷却系统、水箱补液罐、继电器盒、制动助力泵、油门拉线、车窗玻璃清洗液储液罐、制动液储液罐、保险丝等等。
2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机舱内通常装有两个冷却液水壶,它们分别是发动机冷却液水壶和电池系统冷却液水壶。发动机冷却液水壶主要是用来储存发动机冷却液的,它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相连接,冷却发动机并防止过热或冻结。发动机冷却液水壶通常位于发动机舱前部或者右侧。
3、我们都知道,对比燃油汽车,纯电动汽车更怕水。而且对比燃油汽车,纯电动汽车发动机舱内部有电机驱动模块,整车控制模块等,虽然说这些模块在设计生产之初,是具备一定防水能力的,但是防水能力并不是无限的,很多模块的防水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。
新能源车涉水深度普遍标准为10CM。依据国标GB/T18383,此标准指出新能源车涉水时水深需控制在10CM,车速20KM/h,行驶距离500m,涉水时间限定为5min。此外,不同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涉水标准存在差异。上海市执行DB31T634-2012标准,规定水深15cm,车速需在30km/h以上,总涉水时间10分钟。
新能源车涉水深度在不同的标准和试验条件下有所差异。国标GB/T18383中明确规定,新能源车的涉水深度为10厘米,车速保持在20公里/小时,可行驶距离达到500米,涉水时间为5分钟。这是新能源车涉水的基本安全标准。然而,地方性的新能源汽车涉水试验标准可能会更为严格。
新能源车的涉水深度标准为10厘米,这个标准是根据国标GB/T18383所规定的。该标准要求新能源车在水深10厘米、车速20公里每小时、可行驶距离500米、涉水时间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涉水试验。
一般来说,对于轿车来说,150mm的水深刚好淹没底盘,对于SUV来说,300mm刚好淹没底盘(车友测量)。电动车的涉水深度主要取决于底盘高度。注:由于新能源车没有排气系统,可以认为水淹到底盘就是最大涉水深度,所以新能源车不能涉水超过限定深度,涉水能力弱于燃油车。水位到底盘,就是极限了。
但是相对于燃油车,新能源车在涉水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,即使完全浸没在水中,也不会导致漏电,造成人员伤亡。只要保证涉水深度小于等于30厘米,即大半个轮胎的深度范围内,可以缓慢涉水通过。
新能源车涉水能力较强,一般可以在水深40厘米的情况下正常行驶。虽然新能源汽车涉水深度可能会超过汽车底盘的高度,但是并不会出现危险。与传统汽油车通过涉水路段时候常用的“慢进稳出”策略稍有不同的是,电动汽车涉水时反而***用了匀速前进的策略。
关于新能源汽车排气系统,以及新能源有没有排气管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